歐洲的鋼材深加工雖然在世界上已處于領先水平,但仍然在不斷研制新設備、開發新產品。由于歐洲各國勞動力昂貴,因此在設備制造上一般都采用技術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
從設備角度看,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越來越得到重視,以面對勞動力昂貴的現實。而我們國內有很多廉價勞動力,可以結合國情綜合利用這一資源,符合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特別是,國內鋼筋下料、箍筋、鋼筋網等規格極其不標準統一。
從生產組織方面看,嚴謹、高效是目標,這要求設備適合國情、能力匹配,生產組織科學、物流順暢。在德國BSW公司生產過程一般均由計算機控制,比如焊網生產,從盤條冷軋→調直→焊網→剪切→標牌打印→入庫均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這樣既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為出錯的可能性。
從原料選擇和使用上看,強調物盡其用、科學規范。在鋼材深加工方面,對原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下游深加工品種的不斷增加,如何科學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合適的原料也越來越重要。例如在BSW公司,原料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盤圓軋成冷軋帶肋鋼筋供焊網使用;另一類是熱軋螺紋鋼盤條冷拉后供彎箍或直接作為成品出售。在兩類原料中分為不同級別的強度等級,以滿足不同類型產品的要求。至于熱軋原料,鋼水精煉、高線無扭控冷軋制或者棒材控制軋制和控制冷卻都是很普遍的應用技術。
歐洲的鋼材深加工行業發展至今,品種分支越來越多,應用領域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專業化分工也日漸細致,強調材料、化工、金屬壓力加工、表面處理、機械制造、電子與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這樣對專業技術人員綜合技能以及操作工人的水平要求也顯得十分重要。
提高建筑用鋼筋的工廠化加工程度,實現鋼筋的商品化專業配送,是建筑業的一個必然發展方向。相信,隨著鋼筋深加工產品的優點為人們所知后,必然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國也必將會出臺越來越細致科學的標準、規范,在過程中,也將會遇到許多困難,還需做大量細致的工作,關鍵是與鋼筋的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供應關系。
根據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和鋼材消費情況,預計到2020年我國鋼筋加工配送比例將達到鋼筋消費量的10%左右,即16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