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圖紙沒有特別注明的情況下,地梁上下鋼筋搭接位置是與框架梁上下鋼筋搭接位置一樣的。但也有設計者根據地質的不同而設計了相反的受力筋,那就會在圖紙上注明。
框架梁中間在跨中斷開的鋼筋,在專業術語上叫支座負彎矩筋,而在俗語上通稱支座挑筋!從受力上分析,連續梁上部彎矩最大的地方是梁端,彎矩為0的地方一般是跨邊1/3處的地方,上部鋼筋接頭位置應該布置在彎矩為0的地方,所以一般梁上部鋼筋接頭布置在梁跨邊1/2處。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9.4.5條 規定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箍筋,其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鋼筋搭接是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于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于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梁腰筋設置規范要求需要綁全扣,而且需要在梁腹大于480時需設置構造腰筋。
基礎承臺可跳扎,柱子角筋滿扎(無論任何情況),柱子中間的鋼筋可跳扎,梁,梁上部箍筋滿扎,下部箍筋滿扎,加筋和腰筋(和拉鉤一起),可以跳扎,剪力墻可以跳扎和拉鉤一起扎。板鋼筋,板鋼筋全部可以跳扎。
底板縱筋接頭長度有的太長,超過一個搭接長度,有的則太短,不能滿足規范所要求的長度。底板通長筋沒綁扎成平行直線,導致同截面鋼筋根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