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鋼材價格走勢再度引發市場熱議,隨著季節性需求淡季的來臨,看空的聲音此起彼伏,但鋼價在走勢上并未完全打破反彈模式。市場的情緒或許是一時的,但究竟是動力大還是壓力大,終究還是要看供需格局的。
從鋼材整體結構來看,11月份供給端環保限產的影響效應有限,受11月采暖季以及鋼廠低利潤對產能恢復的影響,供給端大增的概率不大,重點在于需求端的變化,而當前需求端出貨情況良好,且庫存與去年同期的差距也在明顯收窄,去庫速度明顯要比往年偏好,都是當前需求端表現良好的印證,鋼價短期仍有支撐。
風險點在于天氣轉冷及北方采暖期帶來的11-12月的需求季節性走弱壓力,并且,由于2020年農歷新年在1月份,不排除11月下半月出現累庫的可能,供需作用下11月庫存去化速度或有放緩,因此需重點關注庫存拐點的到來。預計今日鋼價上漲,漲幅(20~40)。
1.央行兩日逆回購放水3千億?
人民銀昨日在開展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基礎上,進行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5%,為連續第二天開展逆回購。公開市場今日沒有逆回購到期,凈投放1200億元,連同昨日共放水3000億元。
2.需求暫處高位
需求方面,全國主流貿易商建材成交量顯示終端需求暫處高位,其中華東地區表現相對最好,11月份第一周的螺紋鋼表觀消費量為394.42萬噸,高于往年同期,保持在較高水平。房地產方面,10月份商品房成交、土地供應、土地成交環比均有下滑。基建方面,三季度國家發改委依然較密集地批復重大工程,政策規劃力度不減。
從高頻數據顯示的當下需求來看,11月到次年2月份是季節性需求淡季,隨著天氣轉冷以及采暖季限產節點臨近,下游工地開工情況會受到制約,終端需求存在季節性走弱的壓力,至于此輪季節性走弱能否脫離今年一直以來保持的同期高位水平,下滑幅度能否超去年,還需看空氣質量以及管控執行力度,可結合庫存變化情況來看。
至于下游行業,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進行,房地產并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10月份整體表現不及9月份,但從季節性角度來講,商品房成交及土地供應和成交在年末普遍出現翹尾的規律,與年末房地產企業的回款需求有關,而房地產方面在11月的風險則是資金政策方面的制約。
基建方面的支撐力度依然不減,發改委三季度重點強調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性以及加快推進127個鐵路專用線重點項目,基建整體保持穩中有增的趨勢,其中的風險便是財政偏緊及地方政府的高債務可能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