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開創性地開展直銷,為敬業集團戰勝危機作出突出貢獻。如今,他帶領高管團隊通過智能化、國際化、客戶中心化、資產輕量化等系列改革,使集團銷售收入從2010年的34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74億元。
? ? ? ? 敬業集團是一家以鋼鐵為主業,下轄總部鋼鐵、烏蘭浩特鋼鐵、英國鋼鐵、云南敬業鋼鐵、廣東敬業鋼鐵,兼營鋼材深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國際貿易、旅游、酒店的跨國企業集團。現有員工2.7萬名。2019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274億元,上繳稅金45.3億元,在全國500強企業名列166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68位。集團主要產品螺紋鋼、中厚板、熱卷板、冷軋板、鍍鋅板、彩涂板、圓鋼、異型鋼、型鋼、線材、鋼軌。是全球大型螺紋鋼生產基地、國家高強鋼筋生產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榮膺“鋼鐵行業改革開放40周年功勛企業”“鋼鐵企業A級競爭力特強企業”。“敬業”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505.68億元。2019年10月底李慧明帶領團隊進駐英鋼進行收購調研,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1日0時簽訂了收購框架協議。
敬業集團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產業政策和要求,承擔了石家莊全部鋼鐵產能壓減任務,在2015-2017年共計壓減鐵產能104萬噸、鋼200萬噸,超額完成下達的去產能任務。同時妥善做好下崗工人安置,積極培育新工作崗位,使下崗人員再就業,較好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他視環保為企業的生命,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方面投入超50億元。敬業燒結機頭顆粒物濃度達到8mg/m3,二氧化硫達到20mg/m3,氮氧化物達到25mg/m3,提前達到河北省超低排放要求,多項環保措施全國首創,被評為“工業旅游示范企業”,入選工信部2017年第一批綠色工廠。
顛覆性引進增材制造項目。敬業集團增材制造擁有粉末冶金、激光熔覆、3D打印、粉末工具鋼等多條智能制造生產線,是全球領先的全流程增材制造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河北省軍民融合企業”;入選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聯合北京機科國創研發的“增材制造用金屬粉末及其在工模具中的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氣霧化系統及其成粉率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李慧明積極推動建設國內首套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品質鋼短流程薄帶鑄軋項目。該項目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團隊合作,與傳統工藝相比,600米長的生產線縮短至70米,生產成本降低35%,產線燃料消耗降低95%,水耗降低80%,電耗降低90%。項目總投資30億元,年產高品質電工鋼40萬噸、雙相不銹鋼20萬噸,主要用于電機、變壓器制造、船舶貨箱、罐車罐體等。
依托敬業集團千萬噸鋼鐵優勢,李慧明積極推動組建北方大型的鋼材深加工園區。瞄準高端汽車板和家電板,投資47億元建設260萬噸冷軋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投資25億元建設350萬噸制管項目,形成以結構管、托輥管、網架管、傳動軸管、高速立柱為主的五大系列產品,一期項目70萬噸產能已全部投產;以敬業中板為依托做鋼結構項目,主要服務于高層建筑和橋梁鋼結構,目前敬業鋼構公司是華北地區一家掛牌上市的鋼構公司;發揮敬業大型螺紋鋼生產基地優勢,做鋼筋工廠化加工配送,既保證了施工用鋼質量,又降低加工成本30%以上。目前敬業工廠化加工業務已走出國門,遠銷迪拜、韓國和新西蘭等國。
? ? ? 李慧明積極推行國際化戰略,做全球鋼材和金屬制品供應服務商、全球小礦種及各種能源的貿易商,出口中國制造,進口國際資源。在全球22個國家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機構,鋼材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布局設點,圍繞鋼鐵上下游產業鏈積極開展國際貿易,利用三年時間確保出口貿易額突破300億元,將國際化當做敬業綠色發展、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 ? ? ?致富員工、回報社會是敬業集團的宗旨,也是李慧明的初心。敬業員工人均工資年遞增10%以上;全員每年免費高標準體檢,達到工作年限,免費出國旅游;員工看病除醫保報銷剩余部分,集團給予全額補助;子女考取本科,每人每年補助5000元。出資5000萬元成立“敬業公益基金會”,每年拿出400多萬元獎勵平山優秀學子……多年來,敬業集團還積極參與修路、建學校、救災、捐資貧困山區等公益事業,累計投入超8億元。
李慧明將繼續深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做精做強鋼鐵主業,高標準打造綠色鋼城,為實現產業報國貢獻力量。
文/河北經濟日報